2.培训专业
目前住培以临床二级学科为主,共设置了37个住培专业,其中,西医35个、中医2个。专硕学位研究生教育按照住培目录也逐步进行了调整,共设置了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3个专业类别的37个专业领域。目前,住培与专硕的大多数专业目录能够对应。
3.培训基地
国家分三批遴选了1123家培训基地、1.2万个专业基地,覆盖到全国所有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些基地绝大多数都是三级甲等医院,也是当地最好的医院,汇集了大批经验丰富的临床带教老师,也能够提供病种丰富、病例充足的教学资源,基本能够满足30余万学员培训需要。
4.培训招收
目前,招收工作由各省负责组织实施,一般都要经过选拔,确保基本的准入要求。越来越多的省份开始组织全省统一招收考试,并对住院医师进行临床能力测评,科学分析住院医师的临床能力,为培训期间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提供参考依据。2014—2020年,全国已累计招收71万名住院医师(含专硕研究生),培训合格的人员达到32万人。
5.培训内容
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颁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包括总则和37个专业细则的内容,并分为通识内容(含公共课程)和专业内容两大部分。
通识内容是成为一名医生需要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每个人都要掌握。有 9个方面的重点,分别是医德医风、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控、卫生政策、人文沟通、临床处置、病人管理、病历书写、教学科研等方面,目的是提升个人综合能力 ,为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专业内容主要强调的是专业性,虽因专业而异,但也有其共性。主要有 4个方面重点,分别是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危重症处理技能以及临床应用体现。
6.培训过程管理
为保证过程质量,一是强化过程监管。二是强化基地评估。三是强化过程考核。
过程考核分为日常考核、出科考核和年度考核。日常考核主要考核住院医师的日常表现。出科考核分为理论考核、临床实践能力考核,由培训轮转科室负责,多次出科考核不通过者,应终止其培训或予以合理分流。年度考核则由培训基地负责组织实施。其中,对于培训第二年的住院医师,国家还统一组织开展年度业务水平测试,并会告知其本人成绩在全国的排名,旨在帮助住院医师及时了解自身业务能力和水平,及早改进薄弱环节。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年度业务水平测试结果已作为住培基地质量评估的核心指标之一,测试结果也将记入住院医师的个人培训档案。
7.结业考核
住培结业考核的重点是临床医师岗位胜任力。考核的性质是水平评价考试,不是选拔性考试。合格者则表示具备安全有效地从事本专业临床工作的最基本的能力水平。因此,结业考核没有设置固定通过率,也不是末位淘汰制。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实施办法(试行)》第十一条规定:结业考核原则上每年 6月底前完成,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提前 3个月公布考核工作安排。这就意味着结业考核应当每年只举行一次。第十八条规定:未通过临床实践能力考核、专业理论考核或其中任一项者,可申请参加次年结业考核。
8.培训期间身份与待遇
住培的培训对象包括本单位住院医师、外单位委派的培训对象、面向社会招收的培训对象、专硕研究生。其中,专硕研究生是学生身份,其他 3类属于从业人员身份。
为保障住院医师培训期间合理待遇,中央财政从 2014年起,安排专项补助资金,支持培训基地做好住培工作。外单位委派的培训对象,培训期间原人事(劳动)、工资关系不变,委派单位、培训基地和培训对象三方签订委托培训协议,委派单位发放的工资低于培训基地同等条件住院医师工资水平的部分由培训基地负责发放。面向社会招收的培训对象,其培训期间的生活补助由培训基地负责发放,标准参照培训基地同等条件住院医师工资水平确定。具有研究生身份的培训对象执行国家研究生待遇有关规定。
在此基础上, 2020年发布的《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承担培训任务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对全科、儿科等紧缺专业培训对象的薪酬待遇予以倾斜。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细化相关操作性政策。
9.政策保障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训期间可以参加医师资格考试,完成 33个月培训后(即毕业之前)可以参加住培结业考核,顺利结业的专硕研究生可以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住培合格证书、研究生学历证书、硕士专业学位证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四证合一”。
本科学历的住院医师可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专业学位,顺利结业的可以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住培合格证书、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新阶段以质量内涵建设为重点
从2013年年底至今,中国改变了传统的“师带徒”模式, 首次建立起了崭新的毕业后医学教育国家制度和体系,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实践也证明了这一制度的优势与成效。国家医学考试中心数据显示,2016年参加住培的人员首次参加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为83%,较未培训者高出近10个百分点,2020年这一差距扩大到28个百分点(17个省份超过30个百分点,4个省份超过40个百分点)。数据还显示,住培结业后参加中级职称考试的通过率远远高于未参加住培的人员。近3年,每年约10万住培结业学员输送到医师队伍当中,对中国医师队伍整体素质和结构的改善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在“ 2020年基本建成住培制度”目标已经实现的基础上, 住培正在由制度建设迈向质量内涵建设新阶段。新阶段,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拉动质量建设,全面提升毕业后医学教育质量,即实施“四大工程”:为质量建设提供基础性支撑的“筑底工程”;实现对质量难题重点突破的“攻坚工程”;以精细化监管拉动质量提升的“牵引工程”;以体制机制系统性创新支撑质量提升的“创新工程”。
值得强调的是,住培质量是多因一果。 要实现质量提升,还需要突破其背后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比如,对于一些 “外科医师住培后还不能独立开刀”的质疑,应该看到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出于中国国情考虑,我国的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时间与内科一样为 3年。然而实践科学不能速成,一位老司机的开车经验是靠公里数堆积出来的,一个好医生的诊治经验、动手能力,是通过一个一个患者锻炼出来的。在住培制度建设相对成熟的国家和地区,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时间大都在5年以上,这样才能达到其职业成长所需病例数、手术数,因此我们也需要考虑调整和延长培训时间。除了外科,耳鼻喉科、眼科、妇产科等学科的培训时间也需要延长。但要延长培训时间,就涉及体系建设、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国家相关部门的配套支持问题。
从医学生过渡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医生,要经历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培养。以内科为例,3年住培,是以解决相关专业常见病、多发病为培养目标,而要想成为一名呼吸、消化、内分泌专科医生,则需要再经过相关专科培训,才能具备解决专科当中疑难疾病的能力。所以, 在住培制度建立之后,还需要建立一套专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制度,因此亟待对专培的组织管理、教育培训、政策保障等开展研究和探索。此外,要实现住培和专培两套制度的有序衔接、互相对应,还需要对住培和专培制度统一设计,对培训目录、培训年限和培训内容设置等调整完善,实现“住专一体化”。
当前,我国已基本建立了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和体系,但在调整完善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难题待解,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美国等国家花了百余年时间建立这套体系,而我国的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刚刚走过8年时间,还需要“一边修路、一边架桥、一边造车、一边培养驾驶员”。 住培工作永远在路上,对于制度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既不能回避,也要抱着包容和积极改进的心态来面对,努力通过完善制度、提升质量,为老百姓培养出